其實唐財根本就是會錯了意,陸遙根本沒有想過用他弟弟唐發來威脅他什么,雖然唐發也曾經找過陸遙的麻煩,但是那都是一些校園范疇內的小摩擦罷了,更何況楚明輝才是罪魁禍首。
陸遙也知道唐財會錯了意,但是此時他心里只有“失心蠱”三個字,根本沒有心思去辯解。
不得不說,陸遙前段時間每天抽一定的時間泡在縱橫書屋還是有很大好處的。
雖然什么是失心蠱陸遙無從知曉,但是單從這名字看來,失心蠱這種東西必定是一種蠱蟲或者蠱毒無疑,而每當人們提起和蠱相關的名詞,第一時間總是會聯想到世代生活在苗疆的苗人。
陸遙看過苗人的血淚史和一些秘聞。
苗人以前并不稱之為苗人,而是稱之為“荊楚人”或者“荊蠻人”,他們原本生活在華國的黃河流域,他們本性淳樸善良,與世無爭,但因為一些不知名的原因不斷的被侵略者們驅逐,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苦難的苗人先祖開始了爬山涉水、艱苦卓絕的遷徙之旅,從黃河流域南下,朝著太陽落坡的地方尋找故鄉,用血淚養育古歌和神話,沒有怨言,把懸崖峭壁當作家園,信仰萬物,崇拜自然。
經過漫長的歷史,大多數定居在了現在華國的大理省、川渝省、湘西省和黔桂省幾處地方,這里是華國大陸的腹地,東臨洞庭,西連湘水,多丘陵而少平地,山勢連綿起伏,地勢險要。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習慣性的把這些人統稱為苗人。
有一位偉大的民族學家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有兩個苦難深重而又頑強不屈的民族,他就是華國的苗人和散落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
同時古書也有記載,苗婦能巫蠱殺人,蠱毒厲害無比,放于外則食五體,放于內則食五臟,被放之人或痛楚難看,或形神蕭索,或風鳴于皮皋,或氣脹于胸膛,皆致人于死地之術。
蠱毒是從蠱蟲身體內提煉出來的,而能夠提煉出蠱毒的蠱蟲都是經過特殊的方式培育的,陸遙在書中看到過一種蠱蟲的培養方法。
苗人將毒性異常猛烈的毒蟲放到一個密閉的空間內,讓他們互相打斗和吞食,最后剩下來的那一只才會被稱之為蠱蟲。
這種做法就有點類似于傳說中的十犬一獒的模式。
陸遙正是通過那段時間在縱橫書城的博覽群書,才了解到這些東西的,通過眼前唐財身上所產生的變化,陸遙斷定唐財必然也是使用了蠱毒一類的東西,來使自己變成這樣。
可唯獨讓陸遙不解的就是,蠱毒往往都是被用來殺敵的,卻從未見過有人自服蠱毒的。
如唐財這般,陸遙也不得不打起十萬分精神,小心應對。
唐財等到身上所有的反應都過去之后,便直接朝著陸遙“飛”了過來。
因為唐財剛才是服用了蠱毒,所以陸遙也不敢輕易的和他有直接的接觸,只能一邊游走,一邊尋找空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