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日期定在三個月后,是張大英看的日子,金秋十月,剛好天氣不冷不熱,顧聞騫同意將婚房安在秋家,這完全是體恤秋小嬋照顧老太太的意思。
畢竟一個大男人婚后住在岳家,很容易被人說成是“上門女婿”,他能不顧非議做到這樣,母女兩自然承他的情。
一切開始有條不紊的準備起來,顧聞騫將舅舅寄來的各類票據和五百塊錢一股腦兒的拿給了張大英,這讓張大英又是好笑又是感動。
她說,“你這孩子也太實誠了,就算是辦酒席也用不了這么多。”
這年代資源匱乏、物價低,即便是結婚這種大事,農村人擺宴,飯桌上能有兩個帶葷的就是極好的席面了,畢竟三毛五毛的人情,誰也不指望吃多好。
張大英之前算過,十幾桌一百來塊綽綽有余,大頭就是豬肉,魚跟雞任選其一,還有炒雞蛋,剩下的蘿卜、白菜用大盆上,摻些豬油就噴香。
“除了酒席還有吃的用的,您看著辦,剩下的給小嬋做聘禮。”
顧聞騫說完耳朵都紅了,還是忍不住看向屋檐下正在擇菜的秋小嬋,她周身仿佛籠罩著一層光,那樣的恬靜美好,幾只母雞圍著菜地咯咯的叫,讓原本靜態的圖畫變得生動活潑起來,也構成了一副令他怦然心動的畫卷。
作為建筑系高材生,顧聞騫的繪畫水平不俗,此刻突然技癢,想為未來的妻子畫一幅肖想,可惜缺少畫圖的工具,他準備什么時候去縣城找找看。
秋小嬋的眉眼中蘊著笑意,他最近的種種表現起碼能打八十五分,一個男人暫時貧窮或富有沒關系,重要的是愿意付出多少真心以及他的可成長性,從這兩點看,也不枉費她當時花了八萬積分購買工具。
雖然她基于任務而嫁給他,但作為下輩子共度一生的伴侶,她還是希望兩人之間有愛情存在,這樣生活才有幸福感。
就像同樣是一日三餐,每頓都有自己愛吃的,跟每頓不換樣的饅頭咸菜,不用說吃一輩子了,恐怕一個月都堅持不了。
現在他已經晾出了自己的誠意,秋小嬋自然該投桃報李。
她揚起頭問,“我準備做飯了,你要留下來一塊吃嗎?”
顧聞騫揚起唇角,眼里閃著奪目的光,“好,我幫你生火。”
他不大會做飯,生火的技能倒是修煉的爐火純青,七月天氣炎熱,灶膛氣溫高,他主動攬下生火的活計是一種含蓄的體貼。
說干就干,秋小嬋燜了豆角,打了兩顆雞蛋跟韭菜一起炒,還有一大碟蒸茄子,白花花的茄子淋上秘制醬料,好吃又開胃,灶膛前的顧聞騫雖然熱的滿頭大汗,但聞著噴香的飯菜味,看著灶臺前忙碌的未婚妻,對未來的日子不禁充滿了期待。
等秋小嬋迅速做三個菜后,小鍋里的紅薯飯也燜好了,她俏聲跟顧聞騫說,“可以了,再放一把茅草里面燒著就好,你趕緊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