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閨名敏儀,出身一流世家吳家,也是家中精心教養的女郎。當初皇室與世家博弈,尚公主或嫁女兒,最后太后進宮成為先帝純妃。
這是太后第一次被放棄。她不哭不鬧,平靜地帶著婢女進宮,成為了帝王妾,看似榮華富貴,實則如坐牢獄。
第二次是太后生子,難產之時,她親耳聽到皇帝毫無感情的聲音道:“保小。”那一刻她只覺得身體中涌現出一股力量,最終母子均安。
這是第三次,她要被殉葬,為了她的兒子不會子少母壯,她需要被殉葬。若不是她在太醫院中早有交好,如今她已經是地下的一抹亡魂。死后再哀榮又能如何?
在聽到群臣進宮請她聽政的時候,太后怔楞過后嘴角微微上揚。她帶進宮的婢女這時已經成了嬤嬤。
吳嬤嬤道:“娘娘,家主讓您不要忘記家族的教導。”
太后微笑道:“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你先跟我說說外面的情況。”
吳嬤嬤就將吳家傳來的消息告訴太后,群臣博弈,世家與寒門,皇室與大臣,一個又一個的斗爭,誰都寸步不讓。
寒門是本來生存地就少,不能讓。
世家是不愿讓,吃進嘴里的東西誰會愿意吐出來。
皇權是讓無可讓,小皇帝做不了主,但皇室宗親還在,他們也許平日不管,但涉及皇族利益,也是不能讓的。
太后問道:“你是說外面出了一篇議論孟母三遷的文章,才讓大家意識我的存在?”
吳嬤嬤反駁道:“并不是如此,本來家主也是準備讓您出來主事的,只是這篇文章出來得正是時候,讓那些寒門也想到了這個辦法。”
太后微微點頭。
這時請愿的群臣已經到了宮中,太后道:“請他們進來吧。”
群臣進來行過禮后,由一個大臣向太后稟明朝廷如今的困境,希望太后能垂簾聽政,輔佐皇帝處理朝政。
太后道:“理當如此,我身為先帝后妃,皇帝生母,自然不會坐視諸公為難。”
太后在龍椅邊加了一把椅子,略微靠后,面前垂下一道簾子,以顯皇帝的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