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若辭行過禮后就往宮外走。
皇帝目瞪口呆,對近侍道:“她這是仗著母后的勢,不把朕放在眼里。”
近侍輕聲道:“皇上,忍一時風平浪靜,臥薪嘗膽,待來日。”
皇帝匆匆給太后請完安就走了。
早有宮人將朝清宮外的事匯報給太后,太后聽了似乎毫無影響,只為嚴若辭嘆了一聲氣,“若辭這些年也不容易!”
皇帝回去后立即就召見了一個老人,那老人顫顫巍巍地向皇帝行禮,皇帝連忙扶起他,溫聲道:“伯伯,當初父皇是留下了讓母后殉葬的詔書嗎?”
老人正是當初先帝放到小皇帝身邊的近侍,他已經很老了,但他親眼見證了太后完成了先帝沒能完成的事,將權利從世家手里掌握在了皇室手里。
這個近侍覺得,太后是很厲害的,若是先帝早知道,想必也不會想讓太后殉葬。
現在聽皇帝問起,近侍猶豫了一瞬才道:“是的,當初先帝是留了這么一道旨意。不過太后娘娘當時也病體沉疴,先帝就沒有正式下旨。”
皇帝厭惡道:“一定是她當初使了什么手段,才騙過了父皇。”
已經很老的近侍愣了一下,想不到皇帝跟太后的矛盾竟然已經到這種地步。這已經完全是敵人了,一絲母子情誼也沒有了。
皇帝微微泄露一兩分情緒,隨即就立刻收斂了起來。他對近侍道:“伯伯,我希望您能在我需要的時候將圣旨拿出來。”
近侍是為皇室服務的,當然不會違背皇帝的命令。他只是道:“皇上,奴才已經很老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去見先帝。若是我去了,您可以找我的徒弟。”
皇帝微微點頭。他心里尋思著,還是要加快速度才是,只有這個伺候過父皇的老人出面才更可信些。
皇帝聯絡了一群人,包括朝堂上各個勢力的大臣,還有他尋到的盟友。皇帝至今還沒有大婚,后妃之位也是可以給出去的,太后現在的榮耀會是一根最好的胡蘿卜,牢牢吸引著那些家族。
不過,小皇帝想著,他可不會像他父皇一樣心軟,女人是不能信的,他們就連對待親生兒子都毫不留情。
中秋之夜,群臣進宮參加宴席,宴席過半,皇帝一摔酒杯,一聲脆響驚醒了大多數人。知道太后跟皇帝爭斗的人都猜測著,這是要圖窮匕見了。
大家默默保護好自己,幾個世家家主也站得靠近了一些,免得分散保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