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看著美玉離開后,也準備著手前往邊境生活。報仇的事情已經完成了一大半,接下來就是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好,然后時不時還能去看看美玉的現狀,看時機加把火。
要做到這些,在邊境生活是最方便的。
茯苓辦了一張假證。她現在的身份是個家道中落的富家小姐,家中遭了災,往邊境逃難去的,名字也還是叫茯苓。
這個假證可以說很逼真了,也確實是有這個家道中落的富家小姐,只不過她沒能逃出來。至于名字叫什么,大家小姐的名字也不為外人所知,足可以以假亂真。
茯苓準備了馬車以及必要的東西,就一路往邊境趕。路上,也遇到了一些盜賊、土匪,以及見她一個弱女子孤身上路就起了心思的人,不過,茯苓都用行動教他們做人了。
想必,受過了教訓,他們就會深刻明白,什么就孤身上路的女人不能惹。
經過漫長路程,茯苓終于趕到了邊境。
邊境只是對靠近他國的一個籠統稱呼,它實際也包括很多城池村落,茯苓挑了一個中間的城池落腳。既可以保證這個地方不會哪一天突然陷落了,又方便自己偷渡去看人。
“閨女啊,你怎么孤身一個人就來這了?這亂啊,敵人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打過來了。”
茯苓微笑著回應大娘的關心,對遠離這的建議充耳不聞。
時間久了,大家也知道,這閨女是躲人躲到這來的,就是要在這安家了。鄰居們都很熱情地過來幫忙,完全把茯苓當親人對待。
這主要是因為邊境經常打仗,你今天還能見到的人可能明天就消失了,今天活生生的人明天也許久變成尸體了。大家都習慣把每一天當成最后一天來過,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很珍惜。
茯苓在這安定下來后,就開了個小飯店,也不做復雜的東西,就只是讓忙碌的人有了偷閑的地方。
除此之外,她還教導周邊的孩子讀書認字。周邊的人都很感激,雖然他們自己已經習慣了這個朝不保夕的地方,但要是自己的后代能走出去,過好日子,那也是人人都希望的。
現在茯苓愿意教導孩子們讀書識字,大家對她的態度又更熱情了幾分,有什么重活都有人搶著幫忙。
“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
孩子們認真誦讀著,童聲整齊劃一,有一種力量在上空回蕩。每一個聽到這種讀書聲的人都不自覺露出微笑,那是對美好未來的喜悅向往。
茯苓在這里安家,開小飯館,教導學生,就這么忙忙碌碌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她覺得自己應該去看看美玉的現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