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節是思想品德修養這門必修課,幾個班合在一起,有近兩百人合在一起在一個大教室上課。
這門課大概可以算是從幼兒園就開始了的,小學、初中,一直到高中,甚至到了現在進入大學,這門課還是時時存在。雖然第一次上課的時候這個老師沒有點名,但這大概還是新學年伊始,逃課的還是極少的。
趙瑾瑜是在快到八點的時候進的教室,大概的掃了一眼,就看到有幾個人在快速的吞咽著手中的早餐。雖然學校是規定不得在教室里吃早餐,但只要不是太過分,在上課的時候吃東西,也沒有人來追究這點小事。
他在第三排找了一個位置剛坐下,身后就人拍他的肩,在他回頭的時候,遞給他一張紙條,并指了指斜后方的位置。
趙瑾瑜看著紙條上很潦草的寫著一句話,“下課以后有事找你,曹雪芹。”他們附中今年進入京大就讀的不少,包括保送的,聽說有6人,這個曹雪芹就是其中的一員。
因為不是同班的,大家并不熟悉,他能認識這個同學,還得益于這個名字。聽說他爺爺是一個紅樓迷,所以當年在他未出生以前,就定了這個名字,不管男女都叫曹雪芹。
趙瑾瑜看了一眼手上的紙條,又順著身后同學的手指看過去,就看到坐在離他有六七排位置上的曹雪芹向他招手示意,他點點頭,這時老師也走進了教室,他也沒有說什么,就轉回頭坐好。
思想品德修養這門課其實沒什么好說的,就算是對于趙瑾瑜這個來自大宋朝的古人來說,也沒看出多大的新意。整本書都他翻看過一遍了,對于里面的內容他自己也已經有了個大概的認識,能坐在這里認真聽講,一是源于他一直以來對師長的尊重,還有一個很直接的原因,為了考試。
等到下課的時候,趙瑾瑜因為曹雪芹的紙條,并沒有和平時一樣急匆匆的離開,出了教室以后就等在了外面。
曹雪芹收拾好東西出來,就看到他靠著墻站在一邊等著,“趙瑾瑜,我們附中的幾個人還是其他從南都的一些老鄉,準備找機會出來聚一聚,其他人讓我來問問你的意思。”
以前在高中的時候也只是認識,進了京大以后,因為同是中文系,上課的時候見過幾次面,雖然同是來自附中的,但他們兩個關系并沒有更進一步,只能算是點頭之交。
雖然不明白他的真實意圖,是真的因為是老鄉,還是其它原因,但畢竟是來自一個地方的,他也不好拒絕,便說道,“可以呀,有說好什么時候嗎?”
“這個周末怎么樣?”
“這個周末恐怕不行,我和人有約了,再下周就是國慶長假了,要不等長假以后吧,到時我請大家吃飯,你看怎么樣?”
曹雪芹想了想,他們也只是讓他來約趙瑾瑜,現在這樣也算完成任務了,便說道,“也沒什么急事,只是一幫人聚聚,那到時我們再聯系吧!”
因為下面還有課,兩人也沒有再多其它,抱著書本又開始趕下節課去了。
趙瑾瑜既然決定給陳立輝治病,自然要做一些必要的準備,一套針炙用的銀針是必不可少的。他是找了幾個地方,才在一家醫療器械公司買到一套合適的銀針。其實真正說起來,也只能算是勉強合適,真正要能達到自己要求的,最好還是訂做一套。
因為周六的這天還有課,他便想著周日上午早點過去給他檢查,那知道他這邊剛剛下課,陳立輝就給他來電話了,說派了司機過來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