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走的很早,天還很黑,兩個人走在路上,月光照在他們的身上,還能看到兩個人的影子,由于天太黑他們勉強在月光的照射下能看清路,所以走的很慢,在路上還碰到幾個同樣去鎮上賣東西的村里的村民,簡單的打了招呼后就繼續趕路。
殷明文背著背簍,背簍里有李老太太準備好的五十個雞蛋,還有小姑殷明蘭秀的荷包和帕子,昨天撿的兔子被草繩綁住了腿,因為怕壓壞了雞蛋!就把兔子分開放到了布袋里讓殷妙兒背著。
這兔子少說也有六七斤的樣子,殷妙兒畢竟才是一個六歲的孩子,走了一段路拿不動了,最后殷明文看不下去了就拿了過去。
兩個人走了差不多有一個時辰的時間才走到鎮上,這時候天還沒全亮,路上已經有很多人了,路兩邊的店鋪大部分都開了,有賣包子的,有賣點心的,很多雜貨鋪子也都開門了。
‘小叔!我們要去哪買雞蛋啊!’殷妙兒是頭一次來鎮上,看著到處都很新鮮。
‘我們再往西走走,前面有個可以專門擺攤的集市,我們就去那里,’殷明文拉著殷妙兒,走了差不多三個路口就看到了集市,集市上已經有很多人了,基本上都是來擺攤買東西的,有賣菜的,賣糧食的,賣野物的,賣什么的都有,基本上都是能用的著的東西。
殷明文領著殷妙兒找了一個空著的攤位就把背簍放了下來,把背簍的雞蛋擺出來后,就找了個石頭坐了下來,這個時候天還沒全亮,等著天亮人多的就可以賣東西了。
殷妙兒打量著周邊,左邊是一位老伯伯,前面擺著很多精致的小籃子,有大的有小的,十分的好看,還有小孩專用的背簍,一看就比小叔殷明文背的背簍精致了很多,老伯的手藝很好,他坐在那里也不閑著,手里還編著一個小孩子拿的小籃子。
右邊是一個老婆婆。年齡大約六十多歲的樣子,身上穿著帶補丁的麻布衣裳,一看就是家庭也是不富裕的人家,老婆婆的車上裝滿了三框青菜,她正在把青菜擺好,青菜很新鮮,她的褲腳上還粘著泥巴,一看就是今天早上剛摘好的。
‘婆婆你家的菜是你自己種的嗎?看著真新鮮,’殷妙兒閑著沒事就跟老婆婆聊起天來,
‘是啊!,我們家菜園子種了點菜,吃不完就拿來鎮上賣了,賺點錢補貼一下家用,這種菜也是一門學問,得天天侍弄才行。’
老婆婆聽到殷妙兒說她種的菜高興的不得了,她很喜歡說話,一點都不介意她是個小孩子,而是很熱情的告訴她要如何種菜,菜怎么種才能長得好。
殷妙兒也很認真的聽著,一來二去的殷妙兒知道,老婆婆是鎮子東邊王家村的人,家里有三個兒子兩個兒子都成家了,還剩一個小兒子沒成家,平時她就很喜歡種菜,每個集市她都來,還跟殷妙兒說等下次來集市的時候還找她,到時候她占個攤位。
兩個人有說有笑的,時間過的很快,天亮了人漸漸多了起來,王婆婆的賣菜問的人很多,大家看她的菜新鮮又便宜,她又是個能說會道的,一番講價還價后就賣出去了很多。
‘雞蛋怎么賣?’殷妙兒正出神的時候,一個小媳婦打扮的婦人站在她們的攤子前。
‘雞蛋一文錢一個,’殷明文看到有人要買雞蛋熱情的說道;
‘雞蛋能便宜點嗎?要是能便宜點我就買幾個,’小婦人躊躇的問道似乎手里沒有多少銀錢,講價還不太好意思。
‘一文錢一個已經很便宜了,再便宜的話就便宜不了,’因為李老太太臨走的時候交代一個雞蛋一文錢少一個仔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