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諸葛亮岳父黃承彥一家子的去向并未有詳細的交待,只有在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居然未卜先知,用不知道提前了多少年在荊州早就布置好八陣圖困住了孫吳丞相陸遜,這個時候,黃承彥看不過眼了,進入陣中將陸遜救了出來。
三國演義中過度描述諸葛亮,使得這位一代賢相被妖化,而不是神話。
若是諸葛亮真有那么牛掰的話,也就不會放任關羽丟了荊州,進而丟了性命,也間接害死了張飛,進而是劉備,若是他真有這么神的話,也不會屢屢在北伐之中失利。
當然,金玨自己也很清楚,現在的他也正在朝著三國演義當中被后人過度解讀的諸葛亮那個方向發展,不過,對諸葛亮不是好事,對金玨卻是好事,他既然自己并不像做皇帝,那么,將來不管誰當了整個下的新主人,懾于金玨已經形成的名望,在他有生之年,進犯益州的可能性就會變得非常。
至于未來,益州的最終歸屬問題,就不是金玨自己能夠解決得聊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現在的金玨都還不到二十歲,他才不會考慮的那么長遠。
在回漢中郡,在鄧芝返回歸來,就任郡丞之后的一年之中,根據金玨的安排,除了金玨新規定的郡丞分內的職責之外,他就沒有用金玨給他的權利,去過度干預漢中郡內的其他政務,但是,他卻可以用勉縣縣令的這個官職,再加上兩個同僚——勉縣縣尉和縣丞的協助,在勉縣境內開始強力推行金玨在益州中部地區推行的其他新的政令。
對此,杜畿也是無可奈何。
杜畿雖然是金玨強行從關中三輔請來的士人之一,但是,到底,他也只是金玨手下的一個高級一點的打工仔而已,目前為止,當初,被金玨用這種方式請到略陽縣,并帶到益州郡境內為官的缺中,也就只有楊沛和年紀更的張既的官職比杜畿大。
其余的,哪怕是主動投靠到金玨麾下的李義和嚴干目前只是在擔任縣長。
當然,李義和嚴干雖然在治政能力上遠不及杜畿,但是,他們二人也同樣是文武雙全的全才型任務,李義為人寬厚,更善于結交地方上的士人,而嚴干為人仗義仁厚,個人武藝高強。按理,金玨早就應該將他們二人放在郡太守一級的官職上。
只是,從全局出發,益州境內大部分地區的局勢已然平定,金玨用饒策略,一是任人唯賢,二是,任用益州本地人治理地方官,當然,郡太守一級的官員,除了黃權這個特例之外,其他人都不得在家鄉任職,郡都尉和郡丞也同樣是如此。
到了縣一級,縣令縣長或者縣丞都可以在其家鄉所在縣以外其他各縣任職,哪怕其家鄉所在縣的其他縣也同樣是如此,但是,縣尉就不校
金玨做出這樣的規定,是考慮到武力終究是引起暴動或者革命的最為直接的手段,提前斬斷自己治下武官以武力掌控地方。
山高皇帝遠,可不是隨便,在古代華夏,又是儒家將三綱五常強制灌輸到民間百姓當中之后,別是朝廷任命的官員,就算是一個村子里的族長,都有對自己家族中人生命的掌控權。
金玨要做的就是盡可能避免在自己之下出現這樣的情況,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和融合,漢代的儒學早就已經變成了封建王朝用來控制百姓的工具,而不是為百姓牟取幸福。
這也是金玨如此早就在益州境內強力推行其他諸子百家學的根本原因所在。
鄧芝等三人齊心協力,再加上漢中郡內部原本就因為張魯的存在便變得極為特殊的環境——五斗米教在地方,無論是地方世家豪強或者大富商,要么一直低調做人,要么就是被張魯早早就帶人給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