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施公這么一瞪,寧三手縮了縮脖子,小心翼翼的點頭:“不錯,那位圣人在此處寫下了一部人道典籍,當得如此稱呼。”與之前相比,他的神態、語氣已經有了明顯的不同,姿態放得更低了。
只是,這一姿態,卻不是應對柔羅人,而是展現在了他拼命詆毀的中原人面前。
“寧三手!我記起你了!你不就是那以辱罵自身血脈,而得柔羅看重之人么?”
正在這時,施公身后的一男子忽然出言,這人看上去年約三十許,穿著長衫,背著一把長劍。
施公聞言轉頭問道:“青山,你認識這個人?”
“施公您忘記了么?有一年左賢王寇關時,曾有人在城下大放厥詞,將那人性弱點都套在我等中原之民身上,百般侮辱,先帝為此還龍顏大怒,下了旨意,斥責北疆幾大軍鎮和三大都督府,旨中就曾提及此人姓名,晚輩當時留意,后來查了卷宗,才知此人曾妖言惑眾,扇動幾村百姓作亂,又刻意激怒官兵……”
隨后,這名為青山的男子,就這么語氣淡淡的將寧三手所做之事給說了一遍。
“原來如此,此人可算是包藏禍心,唯恐天下不亂。”那施公聽著聽著,臉色越發難看,再看寧三手的時候,眼中已經浮現怒氣,周圍的氣氛便漸漸壓抑,“既然你看不上我中原之人,何必又要做這般卑微之狀?平白讓人看不起!”
青山淡淡說道:“人前高大,權貴面前摧眉折腰,這事倒也不奇怪,如這寧三手之流,反而會自認為是忍辱負重,胸有智慧。”這話可謂刻薄,偏被他說的毫無煙火氣息。
寧三手顫顫巍巍,將頭埋在地上。道:“見了圣人所為,豈能再有他念,小人今日方知這中原實為天朝,有上天護佑,才會降下那等人物。”
“你見了大賢書寫典籍的一幕?”聽到這,施公算聽出了點端倪,感知一掃,從對方身上感受到了真實不虛的恐懼之念,又注意到,這林子各處散落著不少人。三五成群,個個惶恐,那枝葉間的恐懼情緒,正是源自于他們。
這時,施公身后又有一人開口問道:“見到書就典籍的一幕,這是天大的造化,就算你暗懷鬼胎,依舊算是機緣,又有什么好怕的?”
“這……”那寧三手微微抬起頭。面露苦笑,有心要說,但驚駭還未徹底散去,這話是怎么都說不出來。
要知道。他雖是見了邱言書寫人道典籍的一幕,難免有所驚訝,可真正讓他恐懼的,還是那國師、尊者、天狗被生生扯入書中的畫面!
那是什么人?
柔羅三圣!
在草原上至少也有二百年的威名了。柔羅部尚未崛起的時候,這三圣的名頭便流傳于草原之上,無論哪個部族得勢。都要將之供奉起來,以龍氣、蛟氣供養。
可以說,只要將三人的名字報出,就足以令草原之民抖上三抖,他寧三手雖是自中原逃難過來,可對草原典故如數家珍,哪里會不知道三圣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