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急速變化光影之中,邱言的意識漸漸沉浸到了那個世界里面。
這并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僅僅是靠著圣賢的精神和感悟,零時拼湊而成,是一片虛幻的記憶。
不過,記憶所呈現的景象是那么的真實,以至于邱言感到自己仿佛穿越了歷史長河,逆流而上,到了那個“臨時制刑,不預設法”的年代——
百國爭鋒,百家爭鳴。
他的意識摻雜在虛幻記憶所構成的世界里,像是狂風中的一葉扁舟,隨之而動,經歷著種種事情,接收著大量信息。
這是個分裂的年代,也是個綻放著璀璨光芒的時代。
如今的世人,只能從前人記載中去了解那個時代,遠不如此時的邱言來直白、清晰——他正在這片記憶世界中的遨游。
在這里,他看到了史書上沒有提及的一幕——
用禮不用法!
那一個個國家,以血緣為紐帶,構建了統治階級,統治者、王室、貴族、士族占據和壟斷著權力,他們在協調彼此關系、處理下屬和國家事務的時候,雖也有“殺”有“罰”,有“褒”有“賞”,可準繩是基于個人的見識和經驗。
臨時制刑,不預設法。
碰上的時候,才臨時制定刑法,并無提前設立的準繩,而且施行后,也只是作為經驗,能用來參考,并不成定則。
以個人意志為準繩的做法,使得統治者的權威深不可測——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因為可以靠著自己的意志,任意的對他人做出判決,這樣的權力讓人敬畏,卻也容易失控。
靠著這種權威,貴人們可以為所欲為。化有罪為無罪,化無罪為有罪,就連涉及到人命的事情,往往也要看統治者們的心情。
一念活,一念死,晴雨由心。
這種深不可測的權勢,籠罩著那個時代,像一層陰影,無處不在。
但終有一天,一道閃電破開了陰影迷霧。
鄭人鑄刑鼎。將國家的法律條文都鑄造在鼎上,公之于眾,讓世人皆能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