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龐楚點了點頭,感受著周圍文思,“這次文軒樓主拿出文軒樓,作為品評之地,可見誠意,他提出的要求并不過分。”
他的話音落下,其他幾人紛紛點頭。
“平時我等散在城內城外,被城池龍氣鎮壓,難以引動秩序,現在都在此處,卻是沒有這個顧慮了。”
“既然有決了定,那也不用耽擱了,這便動念吧,”韓逸笑了笑,“另外,我等本是品評文章,結果反從邱生之文中得了收獲,當投桃報李。”
“是這個理。”
諸人對視幾眼,統一了思想,緊跟著各自引動文思,口中誦讀文章。
房間中本就充斥濃郁文思,幾為實質,更有秩序之力顯化,參雜其中。
隨著誦讀聲響起,文思沸騰,與秩序之力相合,從房間中沖出,在文軒樓外擰成一股,沖霄而起!
這一沖,就像是一瓢滾油落入了烈火中,掀起劇變,天空雖然依舊,但遍布其中的一道道秩序卻被觸動,彈動起來!
“嗯?”身在文軒一樓的邱言神色微變,心有所感。
原來,他逆流傳去的文思、意念也被那幾名先生的文思牽引著,擰入其中,隨同而去,與東都人道秩序發生了接觸。
“這幾位大儒,為何要將彼此文思結合在一起,觸動天地間的秩序?”
如韓逸、小陳先生、周東義等人,雖說有著私交,但情誼未必多深,有些在學術、學派上還有沖突,互為對手,坐下來平心靜氣的說話已屬不易,而今,卻都并肩齊上,引動與自身學派相近的秩序,精誠合作!
不過,邱言雖然疑惑,卻也知道機會難得,轉念就把疑惑拋開,借著文思、意念的聯系,潛心感悟。
眼下之事,可以說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
要知道,天地間的秩序本就復雜,有些是先天生成,天經地義的自然之道,被先賢總結出來,記載在書中,傳播后世,最后演化成一個學派,最后與那秩序相合,漸生聯系。這種學派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對秩序的領悟和理解。
邱言隨諸多文思沖天,接觸各個學派的根本秩序,或許會因自身所知、時間等因素的限制,難以盡數理解,但可以作為引子,記在心里,慢慢推演。
更不要說,在這些秩序里,還有些乃是后天誕生,是上古圣賢倡導,千百年的傳承,最后凝結出來的人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