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小徑,文運升騰,有三人行于路上,被文運籠罩。
不過,這股文運,非是三人所發(fā),而是如鋪蓋、華蓋一般,籠罩在三人身上,像是被他們?nèi)颂е凶咚频摹?br/>
“安兄,慕遠(yuǎn)病情如何了?”
三人中,有名女扮男裝之人,正是那韓薇兒,她當(dāng)先行走,令著其他兩人前行,一副輕車熟路的模樣。
其人聲音落下,有人回道:“薇兒不必?fù)?dān)心,師弟沒有大礙,是前些天受涼,還未痊愈,今日復(fù)發(fā)。”
回答的人,赫然便是九淵書院的安錦,他和韓薇兒口中的“慕遠(yuǎn)”,指的則是九淵書院弟子的席慕遠(yuǎn)。
他們一行三人,是奉了幾位先生之令,往邱言落腳之處,邀請、詢問的,甚至連文軒品評都顧不上了。
文軒品味,乃文壇盛事,本該有不少人趁勢而起,借這次機(jī)會揚名立萬,名傳東都,這些人里,有的人會扶搖直上,有的難免曇花一現(xiàn)。
除此之外,那些打開心路的文章,都有不凡之處,等諸位先生品評一番,寫下批語,排出名次,文章的作者固要名聲大噪,聚在樓中觀文的儒生里,肯定也會有人在看過后,心有所感,回去推敲、思索,最后有所成就,過個幾年傳出名聲,也是佳話。
可以說,有這么多大儒、先生參加的文會,無論發(fā)生在什么地方,都會帶來不小影響,何況這次文會發(fā)生在東都,更在文軒樓舉行。
此樓本有些歷史,建成時還有名動一時的青年才俊為樓寫序,而東都則是幾國古都、當(dāng)朝陪都,文萃之地,凡此種種,足以說明此次文會之盛,即便不入史中,也會入文人騷客的文里、詩里,流芳千古,流傳出諸多故事,傳揚出幾個名字。
只是,隨著邱言幾局對弈、在棋盤上寫了一篇文章,事情卻是發(fā)生了變化,之后的發(fā)展,早已出乎眾人預(yù)料。
這手談服人,寫文動心,自古都是文東一時的名家所為,但凡能做出如此事情的人物,沒有不青史留名的。
邱言以棋傳心,下棋的時候,和人印證學(xué)識,得了自身所需,也降了他人心靈,而那篇文章,不只引得眾人心中變化,最后更令幾人爭奪。其中兩人身份不凡,名聲不低,而第三人本來默默無聞,沒過多久身份大白,引得諸儒震動,幾乎不敢相信——
那奪走棋盤文章的人,赫然就是幾個月前掀起軒然大波的反賊書生,黃彥!
反賊不懼緝捕,回到危險之地,本就充滿離奇味道,可為茶余飯后談資,而這個反賊卻又因邱言的文章,不惜暴露行藏也要出面爭奪,最后更借圣賢之語逃脫,那留下來的一張桌子,因?qū)懽謺r力透布帛,留下痕跡,同樣引得他人爭奪,更增傳奇色彩,被人編成評書、話本,也毫不為奇。
實際上,未過幾日,文軒品評的事流傳開來,果然被一些說書人注意到了,傳出了一段“邱生舞文”的傳奇話本,此乃后話,暫且不表。
且說邱言在文軒樓里做出諸多事情,已注定要名聲大動,緊接著諸多大儒從樓上走下,不問其他,只問邱言去向,讓眾人紛紛猜測,不明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