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言的書生分身最近十幾日常在大街小巷穿行,不時進到茶館、酒肆,聽那說書人講述話本、故事、傳奇。一邊觀察,一邊不動聲色的,將匯聚過來的香火念頭透過魂中黑洞,傳往神靈本尊。
隨著時間推移,遠寧城里的氣氛越發(fā)凝重,那些聚集于此的童生們越發(fā)緊張——
放榜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今天一早,邱言分身在街上轉(zhuǎn)了一圈,看了看時辰,便入了一家酒肆,叫了兩碟菜,慢慢吃著。
酒肆中間,有名年過半百的老儒生正眉飛色舞的講述祁家將的故事,如若懸河,引得陣陣喝彩。
邱言也在聽著,一句一句,都謹記下來。
在他的感知中,半百儒生口中的每個字,似乎都化為一枚枚無形文字,自雙耳入了心頭,跟著一轉(zhuǎn),卻被生魂吸攝,在生魂中凝成書冊,落入了標著“集”字的書架里面。
這集部書架上稀稀拉拉的擺著幾本書卷,有詩集,有詞典,也不乏話本、傳奇,更有戲曲、別集,甚至還有半部《道藏》!
邱言的地魂分為四架,經(jīng)史子集,經(jīng)部書架已經(jīng)擺了不少書卷,都是對儒家典籍的領(lǐng)悟和注釋,史部書架卻還空著的,至于子部書架,則只是擺了一篇殘簡,但卻是圣賢手稿的精神凝結(jié)而成。
和之前相比,地魂書架散發(fā)出的氣息有了些許變化,多了絲地氣、平常心,少了些出塵和玄虛,卻是邱言在這幾日走街串巷,聽多了尋常話語,又收集了不少民間文本,凝在魂中,讓地魂有了更多積累,。
那酒肆里的說書人說了一會兒,就停下嘴,吐出一句“預(yù)知后事如何,還聽下回分解”后,便收拾一番,離館而去。
酒肆里,不免一陣議論。
“這祁家軍當真忠勇,一門忠烈。”
“是啊。”
……
議論著議論著,話題很快從評書轉(zhuǎn)移到了身邊事,就聽一人道:“你們最近有沒有去張記酒館吃過?他們那的廚子,那是廚藝大漲啊,往日都沒幾個人去,現(xiàn)在想吃,還要排隊!”
立刻就有人笑道:“這又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老劉剛回城,還不知道,街坊早就都傳開了,你道張記那家廚子為何突然間廚藝大漲?”
先前那人奇道:“哦?里面還有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