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直白的詢問,并未讓馬陽著惱,老人緩緩回道:“我被圣上遣來邊疆,正好去了凡俗干擾,安心著書,哪里都是一樣,只是聽聞青昌城亂,有妖邪橫行,所以過來,希望能教化一城,不求妖邪向善,至少能不為惡,不再擾民安寧。”
“果然如此!”
聽了這話,邱言心下了然。
他三日來夜晚聽書,魂力越發精粹、壯大,感受到書聲里有股沛然之力,能安定人心,去戾氣、生祥和。如果經年累月的持續,潛移默化,就算是沒有踏上性命修行的凡人,一樣能得到益處,心寬體康,延年益壽。
而對修行之人來說,影響更大,邱言分身的記憶里本就沉淀文章,被書聲調動出來,便有如魚得水之感;而普通的妖魔邪修、心術不正之人,則難免抵觸書聲,自會受到鎮壓,不過,若是愿意傾聽,沉浸書聲,也會慢慢得到益處,循序善誘。
“不僅如此,自他入城之日起,每天夜里誦讀文章,書聲在天際回蕩,傳遍整個縣城,近似于一個神祇將法域籠罩城池,讓妖邪之徒心生顧忌,不敢再肆無忌憚。”
邱言當日進了遠寧城,一步踏入,就感到了城隍法域的存在,但來到青昌縣,不僅沒有感受到法域,反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碰到了三魄老妖,那妖怪毫無顧忌的殺人吞魂,還要顯化原型,便是因為城中神道凋零,妖邪才能百無禁忌。
現在馬陽讀書,隱約彌補了神道缺失,也是邱言不再急著探查陳府妖蹤的原因。
“不只是神道補缺,就連城中饑民都能受惠,更讓妖邪不再視民草芥,防止再次出現左渠村那樣的慘案。”
想到這里,邱言對眼前老人不禁有些佩服,手段看似簡單,但效用無窮。
“早就聽聞老相國心念萬民,傳言不虛。”
這句話不是邱言杜撰,讀書人自有一個圈子,無論貧富,都會有心無意的注意士林風聞,而似馬陽這樣的人物,更是士林之中的主角,一言一行,備受矚目,多方流傳。
馬陽卻搖搖頭:“民為國之根本,為民做事不值得贊,乃為官本分。須知民能載國朝,亦能覆天下,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不能有一絲輕視,與民有關的事情,再平常的,都不能當成小事。”
“老相國所說發人深省,可世上能這般想,又這樣做的人,怕是寥寥無幾。”
馬陽點點頭,繼續道:“所以要設法讓此念深入人心。上古至今,朝代更替,能做到這些的人并不算少,也有不少反例,若是人人都能明史,以史為鏡,明得失,知進退,懂道理,自是天下太平。”
“難怪老相國這幾日讀的,都是正史里的句子文章。”邱言也點點頭。
馬陽回應道:“我并非只是單純讀史,還要溫習一遍,從新整理,將人皇治世一直到先帝統國所歷之事,重新梳理,寫成一書,以方便后人查閱,可以從中明理。”
聽了這話,邱言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