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朝堂紛爭,風云詭譎,此時卻是其樂融融,一派和睦。
太和殿上,皇帝趙煜宴請群臣,攝政王趙袞,宰輔常青山,護國大法師天覺居首,紛紛舉杯恭賀天子喜得良臣佳婿。
趙煜龍顏大悅,舉起龍樽,開了金口:
“金科狀元卜書,入贅皇家,甚得朕心,值此良時,朕與諸位愛卿同飲此杯。”
常青山似乎早有準備:“啟奏陛下,駙馬為國獻策根治黃河水患,忠心可嘉,臣請皇上加封駙馬黃河大都督,以表彰駙馬功德。”說完,他環視身邊一眾官員,眾官員會意,紛紛起身附議。
皇帝看向攝政王,攝政王瞇縫著眼睛,捋了捋頜下長髯,慢聲說道:
“駙馬獻策有功,理應嘉獎,只是這黃河大都督,有名無實,不如加封駙馬洪安伯,賜封地,更能彰顯皇恩浩蕩。”
話音剛落,許多官員又紛紛起身附議,攝政王環視一周,甚是滿意。
皇帝又看向天覺,天覺立即起身:“陛下,攝政王和常相為國薦賢,思慮周全,老衲以為,宜賜封地興建駙馬府,加封駙馬為洪安伯,并以黃河大都督身份督導全國水利,大都督的品級請陛下圣裁之后,自然就不是虛職了。”大法師的一手太極拳打的是相當漂亮。
“皇叔和常相,說的有理,大法師所言甚合朕意。就依卿等所奏,賜卜書洪安伯,以西山六縣為封地,選址修建駙馬府。卜書本是從三品,這黃河大都督一職就定為正二品吧,隸屬工部,督導全國水利,”
我第一次參與到朝廷派系之爭,雙方都在極力拉攏我,皇帝采取了折中的辦法,看上去還是常青山一派略占了上風。我趕忙叩謝皇恩,皇帝起身離了太和殿,總管太監高儀宣召眾大臣繼續飲酒慶賀,然后緊隨皇帝而去。
我趕忙識趣的向攝政王趙袞和宰輔常青山、大法師天覺接連敬酒道謝,與眾大臣喝了一圈,眾人紛紛恭賀我連升三級,四喜臨門。
好一會兒才回到安陽宮,接著到女賓席敬酒。
“姐夫,你怎么才來啊”,寶兒端著酒杯,小臉兒紅撲撲的跑過來,我低頭與她耳語:“一會兒你指給我看,都是誰抓過我。”寶兒也附耳過來,笑嘻嘻和我說:“差不多都抓了,還用指認嗎?”我無語,都是冰清玉潔的大家閨秀,干的事兒可真是太漂亮了。
與高高在上的皇帝不同,皇太后和六個王妃同桌,我首先得敬這一桌。
這一桌七個資深美女,個個雍容華貴,徐娘半老,滿身的旺夫相,皇太后與她們打成一片,她們也都放得開。
我挨個敬酒,并與她們一一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