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之戰看似落下帷幕,實則還在繼續。
從地理位置上看,松山和錦州本就是唇齒相依,兩座城池直線距離不到二十里。
實際距離也只有不到三十里!
明軍攻下了松山,接下來就會朝錦州進兵。
第二次松錦之戰一觸即發。
“王爺!”
屯齊來到南山山頂,向濟爾哈朗匯報:“松山之戰我軍陣亡、失蹤兩千六百二十七人,輕重傷兩千四百四十九人。明軍...”
“等等,”濟爾哈朗抬起腦袋打斷了屯齊,他盯著屯齊的眼睛問:“不對吧?一般情況都是受傷比陣亡多,這次陣亡和失蹤的為何比受傷的多?”
屯齊有些悲傷的說道:“明軍采用挖地道埋火藥的方式炸塌了松山的南城墻。當時南城墻上有千余八旗兵,他們毫無防備,直接被垮塌的城墻掩埋了。一同被掩埋的還有近二十門火炮,配套的火藥炮彈以及無數滾木礌石...”
濟爾哈朗一時語塞。
他本想追究守城將領的責任。
但是深究起來,他的責任最大。
當時他判斷明軍的主攻方向是城南,于是下令往南城墻上增配人手,并搬運各種守城物資...
結果明軍炸塌了城墻,他調集的人手和搬運的物資一起消失。
嚴格來說,濟爾哈朗的判斷并沒有出錯。
明軍的主攻方向確實是城南,最后也是從南面攻入城中。
只可惜。
明軍選擇的辦法是炸塌城墻,而不是用云梯爬上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