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得功是遼東軍出身,早年給遼東經略擔任過親兵,后來升任游擊將軍。
對遼西走廊一帶的地形熟記于心。
他收回目光看向王永吉,發現王永吉也在笑著看向他:“原來勒克德渾是想偷襲咱們。”
“偷襲?如何偷襲?”對遼西走廊地形不熟悉的高一功問。
王永吉從身上掏出一張簡易地圖,指著遼西走廊說道:“這里是遼西走廊,西面和北面是燕山,再往北是蒙古喀喇沁部!”
“燕山雖高大險峻,但是山中有數條連接遼西走廊和喀喇沁部的山路。”
“其中有一條可以通行戰馬的山路。”
王永吉說著指向一個叫高臺堡的地方:“道路的出口就是這里!為了阻擋蒙古方向可能來犯之敵,朝廷曾在此修建堡壘,名曰高臺堡!”
黃得功點頭:“確實,遼西走廊的破綻并不多,高臺堡算一個!不出意外的話,勒克德渾是提前將兵力藏進山中,等我軍正面作戰時從側面偷襲。”
王永吉冷哼一聲:“不管那個降兵說的是真是假,我都會在高臺堡布置兵力防守,而且是重兵。”
思考許久后,王永吉下令:“出關后每隔五十里設立一座營寨,用于囤積中轉物資和糧草。另外...命左翼李性忠在高臺堡一帶布置五千騎兵防守。”
“勒克德渾若敢偷襲,本督讓他有來無回!”
高臺堡位于廣寧中后所西北方向(今遼寧綏中縣高臺堡鎮)。
從高臺堡往北穿過燕山山脈,就是蒙古喀喇沁部麾下炒化、暖兔、貴英等部落的駐牧地。
由于蒙古人可以從這條山路抵達遼西走廊,所以高臺堡成為遼西走廊上重要堡壘。
崇禎元年,遼東遭遇旱災。
這次旱災旱情嚴重,波及范圍廣。
東北平原除了沿河地區外,幾近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