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建筑形式已和徽州有所差異,不過堂屋墻上柱上還是裝點了許多楹聯。
當先一幅:
要好兒孫,須方寸中放寬一步;欲成家業,宜凡事上吃虧三分。
后方又有:
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林覺站在其中,四下打量。
四師兄在與嚴家家主對談,且拿出了自己的度牒,證明身份:
“我們是黟山浮丘峰浮丘觀的道人,師父告知我們,此地有一間新建的山神廟,讓我們可以來此安身住修。”
“是是是!”
嚴老先生一聽他們是從黟山來的,便眼放精光,連連點頭,和身邊的兒女對視一眼,又有一種找到救星般的慶幸。
“幾年前我們這里鬧了妖怪,兇得很,吃了不少人,后來有個老真人從這里過,將那妖怪除了。隨后給我們說,身后的石門山已有了靈,遲早會孕育出山神來,如果我們肯籌資在山上修個廟宇,定期誠心祭拜,等到山上孕育出了山神,就會親近人,可以庇佑我們,所以我們就在半山腰的位置修了一間山神廟,前年才修好。”
“那是我家師叔。”
“沒錯!山神廟修好后,住房也建好了,就等真人前來住修,只是廟宇在山腰上,看著很近,其實離村子也還有一些路,若是真人要去,我們今日或者明日就可帶真人過去,至于鍋碗瓢盆被褥涼席這些,或者別的缺的,真人從我們家里搬就是!”
“那便多謝了。”
“真人客氣。”嚴老先生說道,露出懇求之色,“真人,最近我家鬧了怪事……”
“路上已聽說過了。”四師兄說道,“貧道修行日淺,本領低微,幸好幾位師兄弟都在這里,也愿助老先生一臂之力。”
“多謝真人!快快!將孫兒抱上來!”
老先生的語氣十分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