礙于門外不斷有行人路過,赫連翊始終壓制著火氣,聲音也放得低。
可在伙計們看來,大小姐聲音雖柔和,但眼神中的不滿卻像一把利刃,誰敢跟其對視,必是刀刀見血。
剛才敢答話的那人支支吾吾地答道:“那……那大小姐可以按照規矩扣我們的月錢。”
“那是自然,還用說么?”赫連翊單手靠著柜臺,帶著不顧一切的決絕,“倘若你們以為庾家女人們都好欺負,任由你們作踐鋪子,那你們就想錯了!從今往后,我會每天不定時來鋪子里看,誰干得不好,卷鋪蓋走人!”
大豐收米行在廬陵開了很多年,伙計們也以在大豐收米行干活為榮。一來是每個月可以領三十斤米,家里四口人的,吃一個月沒問題,到了年底甚至還有剩的,可以賣掉換錢;像昨天的端午節,每人發五斤糯米,再剪些不要錢的粽葉,一家人吃好幾天的粽子就有了。
更別說逢年過節,還會召集伙計們的家眷一起吃好的,這在其他鋪子是想都不敢想的。
赫連翊看著眾人的頭越來越低,索性一鼓作氣把該說的說完,“還有,上回給你們做的短褐長褲,早就送過來了,為何一個個的都不穿?你們不穿的整齊劃一,客人如何知道找誰買米?找誰裝米?”
眾人滿臉慚愧地點頭。
“僅此一次,下不為例。”赫連翊刻意拉長了音調,再擺擺手,“都別杵著了,這里有我剛買的吃食,你們吃飽了再打起精神,好好賣米!”
四位伙計囫圇吞棗地吃著那些吃食,不知是吃了東西有勁,還是庾家兩位小姐在場盯著,四位伙計干得格外賣力。沒有客人時,全都跑到鋪子外,大聲吆喝,招攬客人;有客人時,齊心協力裝米,價錢也算得分毫不差。
赫連翊這才稍稍放心,開始謀劃賣通草花的事。通草花價格高昂,擺在大豐收米行里,顯然掉價。而旁邊的鋪子空著,盤下來專門賣通草花,倒是不錯。他來一次,可以直接看大豐收米行和通草花鋪子生意如何,不用來回奔波。
思及此,他想到一個更大的主意——把另外兩家大豐收米行的鋪子賣掉,將此處大豐收米行擴成三間連著的大鋪子,旁邊就是通草花鋪子,不用害怕被掌柜和伙計蒙騙,每天來也方便。
等回家后,跟姜氏商量好了,赫連翊便會著手去做。
今兒個先將就在隔壁鋪子門外擺一擺,要是能有客人來,那是再好不過,只管收銀錢就好;若是一連幾天沒人來,那云笙姑娘食言,少不得還要再去迎春院找她一找。
理清思路后,赫連翊朝庾思婷招了招手。
庾思婷快步走近,“大姐,你找我啥事?”
“咱們別一直在這兒盯著,自有要事去干。你搬兩張條凳,跟我走。”言畢,赫連翊抱起那個黃花梨木大木箱,往旁邊的鋪子走,庾思婷不明就里,只得將兩條長凳疊起來搬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