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月起,庾家人正式開始守孝,每天身穿斬衰服,粗茶淡飯,閉門不出。
只是,庾家人口不少,哪怕沒了人情往來,每日茶米油鹽醬醋茶,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為避免坐吃山空,如何讓三家米行東山再起,便成了重中之重。
按照赫連翊當初的設想,先派人盯著伙計們將米行的陳米多次過篩,一一稱重,記錄在冊;緊接著,篩出來的好米,比往日價錢降一成,照常售賣;剩下的夾雜小石子的碎米,賣給養雞豚的大戶,也是一筆不小的進項。
這些事說起來簡單,但有掌柜們造假在先,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伙計們指不定也學了不少歪門邪道準備趁機撈一筆。
是以,在征求姜氏同意后,赫連翊每日做男子打扮,提早半個時辰分別到三家米行,核查賬本和進項無誤后,安排伙計們該干的活。
這天,五月初六,辰時末,赫連翊布置完每位伙計今日該干的活,想著不要被熟人認出來,便提早走了。
可是,他剛走出大豐收米行,與一挑著籮筐臉上有顆大痣的男人擦肩而過。那男人滿臉兇相,看著不像善茬。
赫連翊怕此人鬧事,便折回店里,對著一機靈的伙計道:“我今兒個忘了帶銀子,買不了米,但剛才講好的價,你可得說話算話,趕明兒個我買兩石,不許漲價。”
“這位爺,您放心,咱們大豐收米行在廬陵開了二十年,講究一個童叟無欺,您就放心來買吧。”伙計招呼道。
臉上有痣的男人把一擔籮筐放下,雙手叉腰,氣哼哼地吼道:“你可別上他的當!什么童叟無欺,分明是以次充好,專門騙錢的!”
“你這人,怎么一大早進店就吵吵嚷嚷的,尋晦氣?”伙計年輕,面色不悅。
還沒分出個青紅皂白,便與此人對罵,豈不是拱火?到底伙計還是年輕了!
赫連翊今兒個穿的是短褐長褲,臉和脖子也抹了灰,看著灰頭土臉的,與普通百姓無異。他料想應看不出什么破綻,便用看好戲的神情,直接問:“兄臺,此話怎講?”
“我昨兒個花高價在這大豐收米行買了一石米,哪想挑回家一看,里頭有兩只死老鼠!”
這可不妙!
赫連翊半信半疑地問:“真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