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那伽山,冀州佛宗圣地。
其山分一主峰十八小峰,主峰高接青霄,巍峨險峻,山頂為千丈的佛祖石刻,外塑金身,遠望不覺得,近了卻是讓人感到無比震撼,不由得生出膜拜之心。
據佛宗傳說,這大佛不凡,乃是數代前佛宗領袖真身所化,其身下主峰為一域外天魔,還是高級別的十八臂托天夜魔,佛祖在此多年為鎮壓度化此夜魔。
菩提那伽山禪佛空門寺,今日極其熱鬧,因為西域番僧與冀州僧人無遮大會正在隆重召開。
其實雙方無遮大會五百年一開,互有勝負,對佛法提高都是有好處的。
但今年不同以往,番僧提出,無遮大會第一階段的斗法,要賭各自佛宗佛運。
若西方番僧敗,數萬年以來佛經原本,需要無私借于冀州佛宗五百年;
若中土冀州敗,數萬載供奉的菩提那伽山,需要讓于西方番僧五百年。
因此冀州佛宗高度重視,多方籌措,以提高成功幾率。
兩邊雖然都是佛宗,卻有部分佛經理論及佛祖到底誰等理論差異較大,冀州佛宗信奉佛祖為義成就者釋尊,而番僧堅信佛祖為剎帝婆羅世尊。
兩邊為了自己祖宗到底是誰,爭斗了上萬年也沒有結果。
佛宗無遮大會與其他宗門不一樣,比如道門亦或妖族比賽,那就法術爭斗、刀光劍影、鱗爪飛揚。佛宗則是一邊辯論一邊斗法器。
天下其他門派開始不理解,覺得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后來才知曉,他們是通過斗法中辯論、辯論中斗法,提高僧人對佛法的理解與開悟,對提升自身修煉極有幫助。
廣彌上人帶著四九,直接降落到禪佛空門寺無遮大會現場。
也不與任何人打招呼,老和尚直接坐到了自己蒲團上,四九只好站到他左后側,因為右后側已經有一個人站在那里,卻見那人高壯威嚴,正是那執杵徒弟樓至。
樓至看見師傅只帶了四九一人,失望地長嘆口氣,剛要說話,廣彌上人卻擺擺手,問無遮大會爭斗情況。
樓至只好低聲匯報,第一場已經敗了,目前是第二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