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朝,封卓陽參了甄肅岐一本,說瀟王里通外敵,南堰軍隊已經大兵壓境了。
甄肅岐毛遂自薦,請求掛帥出征。
凡是有點腦子的大臣都能從中看出蹊蹺,瀟王這是想搶奪封家手里的兵權。
封卓陽自然不會任由兵權落入他人之手,主動請纓,“臣愿帥軍出征,擊退外敵?!?br/>
大堰與北甄和平相處近百年,怎會無端開戰?皇帝心里明鏡似的,這是華容長帝卿的手筆,想助老九奪權。
現在,就看他這個皇帝如何選擇了。
若封家人掛帥,這仗還真有可能打起來。若老九掛帥,結果則是大堰退軍,繼續維持和平狀態。
皇帝在心里感嘆:朱華容果然如傳言所說那般,心思詭譎,善于權謀。
權衡再三,皇帝做出決定,對封卓陽道:“封將軍年事已高,還是留在京城陪朕吧,保家衛國的重任交給年輕人去做,給年輕人留點建功立業的機會?!?br/>
“皇上……”封卓陽心有不甘。
皇帝打斷他的話,“朕命瀟王為統帥,領兵三十萬南下,平定邊關?!?br/>
甄肅岐怕其他臣子站出來反對,忙跪地謝恩,“兒臣定不辱使命?!?br/>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
“兩軍交戰不是紙上談兵,瀟王毫無統兵經驗,絕非統帥最佳人選,還請皇上三思啊?!?br/>
“還請皇上三思?!?br/>
“還請皇上三思。”
皇帝金口玉言,話已出口,沒有反悔的余地了,于是就見皇帝震怒,“你們是在逼迫天子收回成命?”
左右天子意愿乃是重罪,群臣意識到自己觸怒龍顏,哪還敢繼續挑撥,只得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