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等人趕到了襄陽城門前,以往襄陽寬大的護城河,好大的城墻,雖然已經來了很多次,但是多日不見再見之后,也不免有些感嘆“襄陽的雄偉壯麗,不下于曹操所建的許昌啊!”
經過了這么多年發展的襄陽,已經是荊州最為繁華的城池,背靠荊山,北臨襄江,襄陽也是因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漢水穿城而過,分出南北兩岸的襄陽,隔江相望,并且劉表治所到了襄陽之后,加緊修建襄陽的同時,也加緊修繕襄江對面的樊城,與其遙相呼應,以為防御…………
再看看往來羅雀的人們,有百姓,軍人,但是襄陽卻又一個與天下各處大城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往來的士子,學者特別多,來自各地的博學鴻儒,使荊州之學輝煌一時,學術影響輻射四周,在荊州從事學術活動的儒士之中,知名的有宋衷、王粲、王肅、尹默等人,遠至江東的張昭、陸績、虞翻等也深受影響,然而,劉表所處的時代并不是一個適于文治的時代,而是在這漢末的亂世之中,一定尊奉儒家經典,立志安定地方,傾心治學的劉表,不幸生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你如果不想兼并別人,必為別人所兼并,而不可能合并共處,當曹操攻呂布時,劉表不襲其后方,曹操與李林黃河大戰,劉表雖然敗于毛階手里一場,但是他竟然就這樣會軍而走,不復再來,就連劉備都會在暗下說他是“自守之士也,必被他人所圖。”
而劉備本來對于劉表還有些仰慕之心,特別是劉表的禮賢下士,自己落魄而來襄陽只是,對自己關照有加,可是世家一場,劉備明白了,劉表與拿下繁酸儒士一樣,重虛名而輕實務,這一點就是他與曹操相比的差距,劉表在荊州名為招賢,實則和當年的袁紹一樣,只是信用所謂“名士”,而這些“名士”雖做了些“引經具典,循章摘句”之事,然于國強民福,平定亂世卻毫無幫助。
就像后來徐庶跟劉備所說的“劉表根本不會喜歡當時社會迫切需要的實用型人才。”就像歷史上,當時與諸葛亮等等多少荊州的智謀冠絕天下的幾位高才,卻未見劉表任用。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要入仕,不投有同鄉之誼,且依付過的劉表,而要去投孫權就很說明問題,不僅是文官,還有那些后來的三國名將,如黃忠、魏延、甘寧等都曾居于劉表帳下,卻毫無表現機會,究其原因很可能是他們沒有“知名度”的光環和顯赫的家世。黃忠在劉表處,被派到長沙居劉磐之下;魏延因是降將,更不得用,可是這兩人在劉備領軍入蜀的過程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甘寧出身錦帆賊,在劉表處位黃祖部將蘇飛之下,因不受信用轉投孫吳,結果成為孫吳驍將。
“誒!”策馬在襄陽城下,劉備不由的嘆息一聲,心里悲嘆,若是自己坐在了劉表的位置上,自己定然將荊州治理的比他要好,隨即抓住機會,縱橫天下,成為一方霸主,可惜可惜,上天不給某機會,某之出兵一來,屢戰屢敗,而又屢敗屢戰,知道今日已經活了半生,也無所作為…………
看著劉備呆呆的望著城墻上的襄陽二字,露出了悲傷之情,徐庶怎么會不知道劉備的心思,立即勸解道:“主公,切莫為此而悲傷,總有一天,主公定然能夠成就大業!”
劉備搖搖頭,緩緩說道:“誒…………元直啊!你說某還能等到那一天嗎?”
“能!”徐庶的語氣釋放呢的堅定。
劉備沒有說話,而是眨巴眨巴眼睛,低下了頭,嘴角微微上挑,有些自嘲的意思,徐庶淡淡說道:“主公,進城吧!”
劉備點頭,向前策馬而去,身后畢竟跟著幾十個兵將,城頭的官兵早就注意到了,但是就這么幾個人,肯定不是來偷城的,所以等到劉備走進,官軍才大喊道:“來著止步,是何人,報上名來!”
劉備立即拱手喊道:“某乃是漢左將軍,皇叔劉備,前來赴景升兄之宴!”
“哦!原來是劉皇叔!”士兵的語氣立即低了下來,劉備也沒帶什么氣勢,自己也是剛剛在襄陽城門當班不久,自然沒有認出來,趕緊跑到劉備的馬前拱手道:“拜見劉皇叔!皇叔請進城!”劉備的仁義大名,就算是荊州的士兵,也是有所耳聞的,畢竟劉備也是在荊州混了大半年了。
劉備下馬進了襄陽,直奔劉備的鎮南將軍府邸,這也是劉表的命令,只要劉備一來,直接帶過來便好,劉表接到士兵的傳令之后,也趕緊擺下宴席,招待劉備。
而劉表可叫的只有劉備一人,只見劉備一人緩緩的走進了劉表的府邸,便有一進門便有下人迎接,小廝伸手道:“劉皇叔,主公已經等候多時,請這邊請!”
“多謝!”劉備謝了一聲便跟隨小廝近府,沒有幾步,還不道劉表宴請的地方,只看到一群侍女,簇擁著一個衣著華麗的夫人走了過來,次夫人相貌美麗,而美麗之中更是襯托著端莊,看似四十上下,但是也給人一種親信脫俗的氣質,若是不認識的,立即就可以看出來,這不是皇家的公主,妃子,也是大戶人家的出來的夫人,但是劉表一見到此人,則是面色一怔,隨即上前幾步,拱手一拜,低聲說道:“嫂夫人!”
“拜見皇叔!”只見劉表夫人,也就是蔡瑁的二姐,蔡氏對劉備盈盈一拜,輕聲說道:“皇叔進來可好?”
劉備淡淡一笑道:“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