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大勇利落地說道:“徐科長,你放心,我手里正好剛審完了一個稿子。”
狄大勇坐在了窗邊,在午后明媚的陽光下,很快就開始看這個故事。
傅明彥到底是重生的人士,火熱年代的文學在整個文學史上占比都很少。
最終他的文字和這個火紅年代的出版物有些差別,呈現的文風首先給狄大勇的感覺就是——新。
卻不是出格的新,是一種文字上的清新之美。
現在的文章過于板正、字正腔圓,看著的時候,就像是有大鑼大鼓在敲打,耳朵、肺腑之間都是嗡嗡的響動聲。
手中的《雙面人生》的稿子帶著一種樸質的清新之感,娓娓道來解放前期的故事。
跳脫出陳舊的框架,用詞輕松又準確,甚至有些地方,甚至帶著點優美,但是全文的信仰是沒有問題的。
在狄大勇看來,這稿子有著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的內核。
本來狄大勇還在用審稿人的角度看小說,被這個故事吸引了以后,他開始用純粹讀者的角度來看小說。
顧玉惜看這個十萬字的故事,看了足足三天的時間,輪到了專業的審稿人士,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就把故事看完了。
從書中的故事脫身而出后,狄大勇可以再用審稿人的角度來回看這個故事。
《雙面人生》這個故事,真實的歷史和小說一定的虛構結合得很好。
另外切入點很有意思,主角一開始是逃避分子,是一個軍統的小官員。
這樣的身份,天然就讓人想要看下去,后面于則正的轉變也是情理之中的。
于則正作為軍統的小官員,要不是見到了軍統腐朽的一面,同時又被共產主義的光輝所打動,怎么會堅持走上正確的道路。
看完了故事,感受到于則正在抗戰里所做的事情,想著他的改變,狄大勇就覺得一開始讓人皺眉頭的設置簡直是太妙了。
這個讓人感覺到新鮮的故事里,還有一個新鮮的元素那就是愛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