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稿未改】
他作為主角到現在播出十四天了,靠著人設、演技、還有過硬的劇情,積攢下來的人氣,也就為他漲了百萬粉,別說跟夏郁比了,甚至都沒有飾演玉簫書生的演員來的多。
夏郁這還不能算洗白,只能說,大多數觀眾對她已經不那么反感了。
雖然還無法完全接受她這個人,但是能夠接受她演的影視作品,角色。
就在昨天,盛唐影視那邊也是厚著臉皮給陶棠打了電話,郝銀打來的。
為啥打過來,能說啥事兒,不都明擺著嗎,直接被陶棠撅回去了。
過河拆橋、卸磨殺驢、棄車保帥,敢做,就要敢當。
什么當初承受了多大的壓力才幫夏郁復出,為夏郁搭了多少錢。
這都是虛的,真假大家都心里有數,各自安好就好了。
沒了成韞,盛唐影視大半江山都塌了,日薄西山不過如此。
老實說不管國內外,女演員想要走得長遠都很難,有太多的限制。
國外還好,各個年齡階段都有非常多出彩的大女主戲;
國內就差遠了,十個劇本,九個大男主戲,剩下一個幾乎是被哄搶。連最頂尖的那一批影后,都未必能夠接到心儀的劇本,更別說一般等級的影后視后。
也許不只是國內,就亞洲地區,對于女性的固化太嚴重了。
好像在絕大多數人的眼里,女性就只有婆婆媽媽那一套。以至于影視這一塊,不是言情劇,就是宮斗劇,再不就是婆媳倫理劇,永遠都都是以附庸的角度去剖析。
國內女演員到了一定年紀,要么就已經認命,開始扮演母親的角色,要么就還在啃老本扮嫩飾演少女。
盛唐影視那位大花演員這一年也被迫退出了大熒幕,回歸小熒幕。不為什么,實在是沒資源了。在大熒幕,別說一番,好一點的劇本她連女二女三的角色都難拿,只能去演年紀大的。
盛唐影視眼下挖不到一個能當臺柱子的男演員,就只能把目光放在年輕女演員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