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雖然殘暴,可他也有孩子。
他尤其寵愛的孫子孫女,和天幕上那些孩子,正是差不多大的年紀。
他固然出身行伍,習慣行軍打仗,也見慣了戰(zhàn)爭中的死亡,甚至自己就是殘暴的代言人,但若是自己的孫子孫女淪落到天幕上那般境地,他只要想一想,都覺得心如刀割。
連心腸堅硬的武將們都會被天幕上的孩子們觸動內(nèi)心的柔軟,就更別提尋常人了。
出身涼州武威的賈詡心細如發(fā),注意到了老大夫給盲眼女孩撿竹笛時,斥候小女孩在后頭搓著手哈氣取暖。
他不禁心中擔憂:“糧食收獲時,羌族也要農(nóng)忙。只有秋冬糧食不夠時才會劫掠。若是后世與此時一樣,異族來犯大約也是在秋冬之際。看他們衣著單薄,如何受得住……涼州的天氣一旦冷起來,他們在野外流浪,就算沒遇到那吐蕃人,也是會活活凍死的!”
他下意識便思考:“若是我在那種情況下,可有辦法能保住性命?”
賈詡年輕時曾被叛亂的氐人抓住過,但他謊稱自己是段颎的孫子,利用這位對異族手段極其強硬的將軍名望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可也僅僅保住了自己的。
與他同行的數(shù)十人,盡皆被殺。
他的腦子飛速運轉(zhuǎn):“也不知道那吐蕃內(nèi)部是何情況,若是與羌族一樣分屬不同部族,倒還有挑撥求存的空間,說不定能分化合作,單個擊破……后世那李承乾,承乾太子,他所走的‘縱橫家’一道,不就擅長于此嗎?”
【很快,天黑了。
夜色成了他們最佳的保護,但他們不能就此停下,必須繼續(xù)往前。
伴隨著他們從天亮走到天黑,又從天黑走到天亮的身影,天幕傳來一陣悠揚的音樂。
孩童稚嫩天真的聲音,回蕩在天地之間:“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原本這里的配樂是《呼喚媽媽》,但華月考慮到萬界直播,很多朝代還不習慣稱呼母親為“媽媽”,選來選去,耗費了許多能量,才終于決定換成另一首經(jīng)典歌曲——《我的祖國》。
和古代的詞曲相比——尤其是以宋詞元曲出名的朝代,現(xiàn)代的白話歌詞或許會顯得過于淺顯,但就如之前那首《數(shù)風流》一樣,只要人們覺得天幕神異,凡人們自會吹捧。
就如后世那句名梗——“入關(guān)后,自有大儒為我辯經(jīng)”。
什么詞意淺顯?這正是返璞歸真,如上古詩經(jīng)一般,思無邪!